• <tbody id="4aym2"><blockquote id="4aym2"></blockquote></tbody>
  • 展廳展館策劃設計施工運營一體化服務

    18512833186

    全國咨詢熱線
    當前位置: 首頁> 新聞中心 >公司新聞 >

    芒種:于歲月中耕作,得時間之光芒。

    發布時間:2022-06-06丨 閱讀次數:312

    如果不是“芒種”的提醒,“芒”這字不太容易讓人想農業。因為,我們用得最多詞是光芒、鋒芒、芒果……

    事實上,芒是植物沒有葉子的穗子外部自我保護的針刺,尤其是禾本科植物種子外殼上的尖刺——估計稻子、小麥、大麥一類作物的尖刺——給人留下非常深刻的印象,因此,人們專門造出這樣一個“芒”字……

    芒種·忙種

    芒種的“芒”,沒有農村生活經歷的人聽讀音會首先想到“忙”。對于從事農業生產而言,這一段時間也的確真的很忙:一方面,有“芒刺”的小麥、大麥已經成熟,需要盡快收割,而且天氣開始多雨,收割麥類作物需要選好天氣、抓穩時機;另一方面,中國人最賴以生存的水稻,也需要在這段時間盡快栽插。芒種的芒,指帶芒類作為的芒,芒種的“忙”,既是忙收,也是忙種,連收帶種、搶收搶種。古代農業生產講究遵天時、順節氣……因此民間有諺說:芒種不種,再種無用!

    城市人生活快節奏的水泥叢林中,難以感受節氣變化。我們已習慣陽歷記時,習慣天氣預報,習慣了七天一個小周期,30天一個大周期……尤其是我們對于天氣、節候一類的變化,好像除了陰、晴、陰、雪之外,就分辯不出其他差別。我們好像非常習慣地認為:日歷上的每一天,其實基本上都是一樣的……但事實上,大自然在每個節氣,都會有“報幕員”按時出現,有特定“使者”準時發出通知,只不過我們基本上看不到,即使偶爾看到,也不明白其中的意思……

    芒種·三候

    芒種的節氣物候“通報”是:一候螳螂生,二候鵙始鳴,三候反舌無聲。

    在我們看來,螳螂、伯勞鳥、反舌鳥更多的是“動物學”上的蟲和鳥,但在古人的眼里卻不一樣。螳螂一般在去年深秋產卵,感受陰氣變化而孵化,芒種前后,各類植物的綠葉長勢旺盛,各種食葉類蟲子都出來了,以捕捉其他小蟲為食的螳螂也會在這個時候出現;伯勞鳥也叫胡不拉,是一種重要食蟲鳥類。對于伯勞的名字,很多人都不熟悉,但“勞燕分飛”一詞卻廣為人知——伯勞鳥叫的時候,正是燕子離開的時候。這一相遇太晚,相別太急的畫面,成為人生感傷無奈,各奔東西的別情象征。如同《未了情》中所唱:雖然心有靈犀一點通,卻落得勞燕分飛各西東;至于反舌鳥,大概是一種人們抓來圈養的山雀、八哥、畫眉一類,主要是為了聽它們婉轉清脆的鳴叫聲,或者教它們說一些似是而非的“人話”,芒種之后,天氣越來越熱,這類鳥大概也打不起精神,叫不出聲音了……


    可見芒種雖“忙”,但古人對于自然物象變化的觀察,對于季候細致入微的體驗,都非常精深。芒種的“忙”,即忙在收、也忙在種。即要對已有勞作成果收獲珍藏,也要為未來有好的收獲付出辛勞……

    對于現代的企業而言,很多的時候也面臨著“收”與“種”的問題:即某個時段需要連收帶種、邊收連種、搶收搶種。收——就是要對舊有研究的技術,有效地實施成果轉換,不能讓一些專家、學者嘔心瀝血的技術發明躺在檔案館、專利局睡大覺;種——就是要具有前瞻性眼光,明確企業發展方向,研發新的技術,提前為未來發展做好準備,讓今日所種的“苗”,在未來結出豐碩的“果”。
        成都漢諾會展服務有限公司成立于2010年,中國展覽服務行業領先品牌。公司業務涵蓋數字展廳、視覺科技、數字文旅、展館工程、展館運營等專業領域,公司具有強大的文化創意團隊、空間設計和全流程服務能力,結合長年積累的CG特效、數字沙盤、虛擬現實、人機交互、裸眼3D、全息影像、AI人工智能、大數據可視化等關鍵技術手段,5G時代的到來將促進數字科技的顛覆性變革,隨著超高清視頻、云計算技術的飛速發展,5G+云+XR將會帶來全新的信息體驗方式,自發創生出更多的人機交互創新應用場景,漢諾會展將會和客戶一起智創未來。
    文章來源:成都漢諾會展服務有限公司


    色播亚洲视频在线观看视频-无码一区二区
  • <tbody id="4aym2"><blockquote id="4aym2"></blockquote></tbody>